每天十条最优价值的化工行业资讯
  • 国家发改委:今年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临近年底,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中国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12月6日谈及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时强调,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上述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介绍,中国经济宏观指标表现较好。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2月份高点回落0.6个百分点。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 近期多部门出台支持政策 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近日印发方案,推进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养老、托育等功能性设施和服务。与此同时,城市更新在建设、用地等方面迎来更多政策支持。近期,自然资源部发布政策指引,提出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强化城市更新的规划统筹。记者了解到,此轮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其新增建筑规模有望不受规划容积率指标制约。
  • 百强房企销售走低 楼市“下半场”逻辑转换
    11月,多地楼市情绪趋弱,百强房企销售额继续下行。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0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连续5个月下降。11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29.2%,环比下降0.6%。聚焦到行业底层逻辑,受访房企及行业分析人士均指出,房地产行业的根本性扭转,关隘仍在于销售端的转暖,而这受到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支撑房地产行业上半场持续20多年繁荣的动力,趋势性地褪去了,而下半场的结构与模式,仍在探索中。
  • 穆迪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财政部:感到失望
    财政部对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表示失望,认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合理加快,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地方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地方债务风险得到初步遏制。财政部采取措施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防止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财政部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惠誉:明年中国住房销售下滑趋势可能会放缓 但行业将持续分化
    惠誉评级表示,2024年中国住房销售下滑的趋势可能会放缓,但不同地区和房企之间经营状况和业绩表现可能会继续分化。惠誉预计,2024年中资房企的经营环境仍将充满挑战,全年合同销售额将下降0%-5%。经济发达地区的住房市场在未来12个月内将趋于稳定,但低线城市消纳未售出存量住房的道路依旧漫长。房企之间的经营和融资条件亦将持续分化,受国家支持的房企将继续受益于稳健的融资渠道,而许多民营房企将继续面临融资困难。政府将继续致力于遏止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并将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负面干扰。
  • 中国银行:主要负责人近期走访绿城、龙湖、万科等多家房企
    据中国银行官微12月4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与金融机构座谈会精神。近期,中国银行党委、管理层及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积极走访绿城集团、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滨江集团、新城控股、美的置业、星河湾集团、大华集团、金辉集团等多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围绕深化银企合作、金融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行一对一交流。
  • 北上广深二手房成交环比提升,业内预计行情将延续至下一季
    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11月份成交量回升,北京、深圳、广州、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市场回暖主要因为降价促成交和政策影响,预计明年一季度将有季节性回升。深圳楼市受新政影响,二手房成交量创新高。北京二手房市场再次回到正常水平,成交量超过1.2万套。广州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增长,主要因为政策刺激和限购松绑。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回暖,降价成交成为主流。
  • 碧桂园组织架构再调整 14个区域公司合并为7个新区域
    12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碧桂园再度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14个区域公司合并为7个新区域,合并完成后,碧桂园总的区域个数为21个。具体区域调整为:河北、北京合并为华北区域,山东、苏北合并为鲁苏区域,西北、陕西合并为中西区域,安徽、浙江合并为浙皖区域,江西、福建合并为赣闽区域,云南、四川合并为川滇区域,广西、江中合并为江中区域。
  • 苏州实施“卖旧买新”购房补贴,最高全额补贴所购新建商品房缴纳契税
    苏州市自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卖旧买新”购房契税补贴,购房者可以享受最高100%的购房契税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分为两个阶段,购房家庭可以根据购房时间和购房顺序享受不同比例的购房补贴。此前苏州市已经启动了“家在苏州”住房团购活动,为购房者提供更好的购房服务和交易流程优化。
  • 多家大行、股份行召集房企开会!摸底融资需求,“三个不低于”出炉输血房地产
    多家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召开座谈会,加强沟通交流,支持房企融资需求。银行与房企重点交流的金融支持范畴包括贷款、授信增额、境外融资等。银行表示将稳定金融支持,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三个不低于”要求,规定银行对民企融资支持程度的下限,改善非国企融资难问题,对房企有利。
  • 赵长龙卸任恒大地产集团董事长一职,梁伟康接任
    12月4日,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披露的信息,11月30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资料变更,赵长龙卸任董事长一职,由梁伟康接任。但目前赵长龙仍然是恒大地产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 厦门全域取消限购刺激楼市,11月成交量环比涨四成
    厦门全面放松限购已半月有余,在政策刺激下,厦门楼市在11月延续翘尾形势,一二手房成交量均有增长。根据厦门房地产联合网数据,11月,厦门一二手住宅总成交量3924套,环比上涨41.46%。其中,一手住宅成交2193套,环比上涨58.68%,住宅成交面积约23.3万平米,环比上涨66.71%。
  • 中国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至2024年1月29日
    12月4日午间,中国恒大公告称,香港高等法院于2023年12月4日批准了公司的延期申请,将公司的清盘呈请的聆讯进一步延至2024年1月29日。该清盘呈请的聆讯可追溯至2022年。
  • 沽空机构称恒大“从未盈利” 恒大回应:该报告无实际依据
    12月4日,恒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注意到一家机构于近日发表了一份关于公司从未盈利过的报告。“本公司谨此澄清该报告并无实际依据。”恒大方面称。恒大澄清的这份报告,是沽空机构GMT Research12月1日发布的。GMT在这份报告中称,恒大推迟公布的2021年年报,或有夸大收入及盈利之嫌,并很可能持续多年夸大。其认为恒大并非内地楼市下行的受害者,而是具有基础问题,甚至从未盈利。
  • 潘功胜: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 战略上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战略上,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泛海控股:法院认为公司已不具备重整可能,预重整被法院终结
    12月1日,*ST泛海披露法院终结公司预重整暨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进展公告。北京市一中院决定:终结泛海控股预重整。泛海控股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将全力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努力化解公司当前面临的风险困境,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 房企整体仍未走出负增长困局 11月四成开发商同环比业绩双降
    百强房企11月销售业绩下降,近六成房企环比下降,超四成房企同比、环比双降,25家房企环比降幅超过30%。百强房企全年业绩预计降幅约15%。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销售表现较好,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6%。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表示将支持楼市企稳,多部门给予房企金融支持。全国超200省市(县)出台调控措施超600次。12月房企业绩冲刺季,供应有望回升,部分城市市场活跃度或仍不足。
  • 报告:六成房企前11月销售同比下降,不排除部分为冲业绩年末大促
    保利发展以3995亿元的销售额排名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榜首,万科集团以3430.4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二。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23年11月近六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降低,但也有一些企业的业绩表现相对突出。11月份供应低位回升,成交环比下降12%,同比减少3%。预计12月份整体成交环比有望止跌回升,但涨幅预期在5%-10%之间。城市分化预期延续,成都、西安、杭州等热点城市热度或将延续,上海、北京等城市将保持平稳运行,南京、武汉、苏州等核心一二线城市预计在年末迎来一轮放量,其他城市则将继续筑底,年末增幅有限。
  • 武汉: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政策延至明年底,可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通知》,提出三项措施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其中包括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延长居民换购住房政策至2024年底;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此外,还要求摸清全市住房需求,优化项目审批,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商改租,改造危旧房等。
  • 广发银行今日召集6家民企开会,出险房企碧桂园首次被邀请参会
    监管机构正拟定50家房企融资“白名单”,引发市场关注。多家金融机构召集房企开会,广发银行邀约6家民营房企参会,首次出现“出险”房企碧桂园。金融机构开始邀约房企参会被认为是积极的开端,民营房企融资有望再获大力度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融资的25条具体举措。沪市房企座谈会上,房企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诉求,保荐机构分享了成功经验。
  第   /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