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数据企业危机预警清单(一月份)

梅花数据mohodata 发布于 2024/01/02 11:00
梅花数据依托于丰富的危机舆情监测经验,制定了一份基于月份的危机预警清单。以下是我们为一月份企业危机预警提供的参考清单,旨在帮助企业公关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近年来,负面危机舆情对企业的影响愈发显著。2023年,我们见证了例如宝马冰淇淋事件、李佳琦花西子事件、青岛啤酒小便门事件以及年末的东方甄选“董宇辉小作文”事件等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它们对相关企业构成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企业声誉并减轻潜在的负面影响,及时识别和应对舆情风险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梅花数据依托于丰富的危机舆情监测经验,制定了一份基于月份的危机预警清单。以下是我们为一月份企业危机预警提供的参考清单,旨在帮助企业公关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一、天气寒冷所引发的质量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动车行业、保暖用品行业、空调行业等

代表案例春节补能难题再现 逾六成车主称续航达六百公里才敢自驾返乡 

风险关键词:保暖、抗冻、抗寒、续航能力、产品评测、春运

风险分析

一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较低,消费者对保温保暖的需求较高,相关保暖用品以及各类产品的保暖功能、抗寒能力易被消费者质疑,甚至引发舆情危机。此外,严寒天气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而一月份又适逢春运启动。可预见一月份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将受到大规模的质疑。

防范建议

1、建议准备好应对媒体和用户对产品保暖和抗寒性能质疑的回应策略,包括客服话术、相关说明、使用提醒等。

2、密切关注各类评测媒体对旗下产品抗寒性保暖性的性能评测。结合自身情况,可主动发布自身产品在第三方实验机构评测保暖能力、抗寒能力的权威报告。

3、提前部署旗下产品因严寒天气导致产品问题的服务预案,为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春运等重要使用场景,更应该提前部署预案,以避免影响用户过年导致口碑下滑。


二、营销翻车引发的形象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多数行业

代表案例福特中国“马年广告”事件

风险关键词:传统文化、龙年、民俗、民风、虚假宣传、夸大营销、低俗营销、男女对立、不良信息

风险分析

一月份重要节日有元旦、腊八节,同时各企业也需要为春节新年做营销传播。一月份节日营销若出现翻车现象,极容易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成为负面舆情事件。此外,新的一年各品牌往往会对过去一年企业所取得的成绩做总结,并发布战报。企业需要确保其内容真实准确,避免夸大吹嘘的嫌疑,以免受到行业同行和专家媒体的质疑。

防范建议

1、加强品牌营销素材的审查力度,尤其在涉及基本常识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上,避免出错或产生歧义。营销内容应确保阳光健康喜庆,避免出现不吉利元素引发争议。

2、开展促销优惠活动时,确保实际优惠与促销宣传内容一致,避免遭到消费者虚假宣传投诉。

3、在营销推广活动中,严格按照最新发布的《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审查营销用语,避免过度营销。


三、节日导致涨价引发的口碑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美妆行业等消费品行业

代表案例茶颜悦色宣布涨价 大部分奶茶产品上涨1至2元

风险关键词:物价上涨、成本增加、汇率波动、竞争压力、通货膨胀

风险分析

除了当前整体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普遍提升外,仍有多重因素让1月份并不适合宣布价格上涨。

1、节假日消费压力:1月份为春节过年准备期,公众通常会面临较大的消费压力,包括购买年货、支付春节礼金、走亲访友等。如果在这个时候宣传产品价格上涨,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负担,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2、消费者心理:在过年期间,人们通常会有购物的欲望,但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打折或促销的产品,而不是价格上涨的产品。因此,在这个时候宣传价格上涨可能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3、竞争压力:1月份是很多行业的淡季,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如果宣传价格上涨,可能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来降低自己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这样一来,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导致销售额下降。

防范建议

1、缓步式上涨。结合公司自身情况,避免旗下主要产品全线上涨,仅针对部分关键产品上涨价格,其他产品价格不变甚至宣布降价,让消费者认为仅是一次综合性的价格调整,并非单纯涨价。

2、做好价值解释。在宣传中强调产品的价值和优势,让消费者明白为什么产品的价格会上涨。可以突出产品的独特功能、高品质材料、卓越性能等,让消费者认识到涨价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附加价值,例如赠品、增加服务或延长保修期等。这样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涨价后的产品更有价值,减轻他们的抵触情绪。

3、深入透明沟通。与消费者进行透明沟通,解释涨价的原因和背后的成本压力。可以通过企业网站、社交媒体或客户服务渠道回答消费者的疑问,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信任和理解。

4、提前做好铺垫。在涨价之前,企业可提前在各场合暗示旗下产品可能涨价,解释涨价的原因和大致时间,以及涨价所带来的产品优势,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做心理准备接受产品价格上涨。


四、员工待遇引发的形象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互联网行业、地产行业

代表案例饿了么回应骑手引火自伤事件腾讯回应暴力裁员

风险关键词:裁员、降薪、年终奖、职业压力、失业率、社会责任缺失、薪资调整、企业重组、人力资源优化、经营困难、成本削减

风险分析

一月份是一年的开始,许多公司会进行员工调整,包括裁员和降薪等举措。这些举动容易引发员工不满,严重时可能导致大范围的负面舆情危机事件。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公众普遍站在打工人的立场,对企业裁员和降薪更易引发共鸣,引起对企业的仇视情绪,对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公众对于公司的裁员决策和处理方式持有负面观点,甚至可能导致消费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信任和抵制。

防范建议

1、提升员工接受度。在裁员降薪等人事调整方面,尽可能提升员工接受度,比如在裁员降薪决策前与员工进行充分透明沟通,说明公司面临困境和调整;确保决策公正合理,基于客观标准和数据,避免权力滥用嫌疑;承担社会责任,减少对员工负面影响,适当提供补偿福利等等。

2、做好舆情监测和媒体管理。做好相应内容的舆情监测,尤其在小红书、脉脉等社交平台,关注自身公司及同行公司相关反馈和员工情绪。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与媒体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如果遇到相关舆情,应及时、准确地回应媒体的报道和质疑,避免信息的误解和曲解,以减少负面舆情的扩散和影响。

3、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企业应提前做好裁员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例如离职员工删除公司重要文件、对其他公司员工产生冲突或者离职员工极端举动等等,避免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损失。


五、官方审查引发的质量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多数行业

代表案例看看你在用吗?瑞幸咖啡、天涯社区等15款APP被通报侵害用户权益

风险关键词:通报批评、点名批评、违规产品、满意度调查、违规案例、不当竞争、产品召回、安全隐患、虚假宣传、不良商业行为

风险分析

在年末和年初期间,官方通常会重点公示违规产品和相关案例,一方面以展示新一年的决心和行动,向公众传达一个积极信号,另一方面通过公布审查内容来警示违法违规行为,促使企业和个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而媒体和社会公众对相应审查公告的关注度也更高。

防范建议

1、建立健全合规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规体系,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这包括制定和执行内部合规政策、建立合规培训机制、设立合规监督机构等,以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2、加强与官方的沟通和合作。企业应与官方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主动配合官方的监管工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减少审查风险,并在危机发生时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3、提前做好风险准备。企业内部做好相应应对预案,其中包括如何解释企业被通报的相应问题、介绍相应问题的处理措施以及处理进度、向哪些特定媒体回应等内容,以应对潜在危机,避免企业声誉损失。

 

六、媒体年末曝光引发的形象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多数行业

代表案例《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屏

风险关键词:职业打假、年度盘点、年度最烂、年度最差、恶意攻击、不实指控、有意误导、破坏名誉、不实传闻、添油加醋、捏造事实

风险分析

1月份是各类型媒体曝光企业负面的多发期,具体可能有以下几种因素:

1、新闻价值:1月份通常是媒体报道的高峰期,因为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揭露品牌负面事件可以吸引更多读者或观众,提高新闻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2、年度总结:1月份是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候,媒体经常会进行年度总结和回顾。揭露品牌负面事件可以作为年度回顾的一部分,帮助读者或观众了解过去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和趋势。

3、舆论引导:媒体在年初或年末揭露品牌负面事件,可能是为了引导舆论或对特定品牌进行批评。这样做可以对品牌施加压力,促使其采取行动或改善问题,同时也可以满足公众对品牌透明度和责任的期待。

防范建议

1、品牌健康度自检:建议企业提前做好品牌健康度自检工作,洞察企业过往舆情声誉情况,对企业的黑点、谣言产生准确认知,对过往企业一些争议事件、负面舆情进行系统整理,对可能产生的媒体负面报道提前做好预判。

2、加强与媒体的关系:与行业自媒体或行业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行业讨论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以增加企业在相关专题分析中的正面曝光。

3、监测和分析媒体报道:加强监测和分析重要媒体和自媒体大V对自身相关的年度盘点或专题分析,了解媒体的关注点,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负面信息,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修复与回应。

4、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发布有价值的内容,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增加企业在自媒体或行业媒体的曝光度,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负面信息影响。


七、企业内部改革引发的形象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多数行业

代表案例马化腾称内部贪腐“触目惊心” PCG持续成为重灾区

风险关键词:企业改革、组织结构调整、架构调整、内部优化、企业反腐、质量管理、管理创新、战略调整、不确定性、业绩影响、内部不满

风险分析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1月份企业通常会进行各方面的内部改革治理,包括年度总结和规划、人员调整和组织优化、审查和改进内部流程、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等工作,这其中不乏一些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浮出水面,被媒体曝光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声誉。

防范建议

1、做好员工情绪管理:在进行企业内部改革之前,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解释整顿的目的、原因和预期效果,让员工了解并理解改革的必要性。 及时关注员工的情绪变化,采取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措施,帮助员工理解和接受调整。

2、保持透明度:与媒体保持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避免隐瞒或掩盖问题。透明度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公信力。了解重要媒体的立场和观念,分析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为应对可能的负面舆情做准备。

3、提供专家意见:邀请行业专家或公司内部专家提供客观、权威的意见和解释,帮助媒体和公众更好地理解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4、发布正面信息:积极主动地发布正面的企业信息和成果,展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以平衡负面舆情的影响。这可以通过新闻稿、社交媒体、企业网站等渠道进行。


八、突发事故引发的危机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建筑行业、加工制造行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餐饮行业、酒店行业等等

风险关键词:意外事故、灾难、事故调查、风险管理、责任追究、事故预防、积极响应

风险分析

1月份往往是意外事故高发期,其背后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天气因素:一月份天气普遍较冷,伴随着低温、冰冻、降雪以及一些极端天气等天气情况,增加企业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2、节假日因素:一月份元旦等法定节假日,一些员工也会选择在一月份休年假,因此企业可能面临员工休假、人员流动等情况,这可能导致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增加,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业务高峰期:一月份可能是某些行业的业务高峰期,如零售业的年末促销、物流业的订单高峰等,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生产压力、工作量增加等情况,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一月份可能是员工工作累积的时期,如年终总结、目标考核等,这可能导致员工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4、维护保养不足:一月份可能是企业忙碌的时期,可能导致维护保养工作的疏忽或延迟,如设备保养、安全检查等,这可能增加了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在1月份企业制定新年计划并进行变更,这可能涉及新的工作流程、设备调整等,如果变更管理不当,可能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防范建议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建议企业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安全责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实施安全巡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培训等。

2、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3、建立紧急预案和演练:制定详细的紧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事故等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4、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安全评估和管理,确保他们符合安全要求,并与其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九、政策变化引发的危机舆情风险

风险行业:医疗行业、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加工制造行业、进出口贸易行业等

风险关键词:政策调整、行业准入、税收政策、环保要求、政策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市场波动、产业结构调整、供应链风险、政策解读和应对

风险分析

新的一年通常伴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企业可能面临新的法规要求、税收政策变动等风险,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具体可能包括:法律合规风险、经营模式调整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供应链风险、财务风险、员工关切风险等等。

防范建议

1、建议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政策监测机制,以及时获取政策变化的信息。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行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与同行业的企业交流经验和观点,共同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2、企业需要对新的法规要求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影响。这包括对产品合规性、环境保护要求、劳动法规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估。企业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法规解读和风险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企业的合规性。另外,关于税收政策的变动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企业应该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调整,了解新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并及时调整财务策略和税务筹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风险和成本。

3、企业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带来的新环境。这可能涉及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定位调整、供应链优化等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等手段,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计划。

本文数据来源:梅花数据舆情监测团队整理搜集




即将进入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