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条最优价值的化工行业资讯
  • 绿色能源难阻全球碳排放再创新高
    近日,英国能源研究所发布了《2025年世界能源统计回顾》。该报告证实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尽管可再生能源投资创下历史纪录,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作出了净零承诺,但2024年全球碳排放仍再创新高。
  • 增长2.9%!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
    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7月14日出炉。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京开幕
    7月14日,全球化工领域盛会——“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两大会议50年来首次联袂在中国召开,也是首次以“顶级学术会议 产业创新平台”的形式来推动全球化工协同创新矩阵和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加速形成。
  •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高温天气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提示
    7月13日起,河南大部地区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范相关工作提示。
  •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京成立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北京成立。来自全球四大洲12个国家的90余名代表出席成立大会及会员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组织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当选理事长。
  • 巴斯夫全资收购DOMO化学阿尔萨希米合资企业股份,强化聚酰胺6.6产业链
    巴斯夫已完成对DOMO化学公司在阿尔萨希米(Alsachimie)合资企业中49%股份的收购,成为这家位于法国夏朗佩(Chalamp�)的关键聚酰胺(PA)6.6前体生产实体的全资所有者,其产品包括KA油、己二酸和己二酸己二胺盐(AH盐)。双方约定不披露交易财务细节。
  • 6月份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1%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
  • 聚氨酯行业谋划绿色转型新路径
    6月26日至27日,上海市聚氨酯工业协会、上海理工大学、PUdaily等联合主办的“2025聚氨酯前沿科技国际论坛(PTIF)”在上海举办,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与会代表围绕聚氨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
  •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量将超过35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5.5%,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至130万亿,今年预计达140万亿。5年经济增量超35万亿,制造业增加值年超30万亿,连续15年全球制造业第一。
  •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
  • 全球首创,东丽,重大突破!
    7月4日,东丽宣布基于其先进的高灵敏度负性配方和专有的光刻胶设计技术成功开发STF-2000光敏聚酰亚胺,该材料可在厚度达200微米的薄膜上实现30微米线宽的精细化加工(深宽比达7),同时,可实现L/S=4μm以下的高分辨率图案,有望应用于新型MEMS器件(包含了传感器等微机电系统)开发。
  • 新疆曙光绿华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近日,中国化学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新疆曙光绿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顺利通过,标志着项目正式由建设阶段转入投料试车及生产运营新阶段。
  • 普利特拟建塑料改性材料基地
    近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发展战略布局,快速实现项目落地,拟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普利特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产能预计40万吨。
  • 万华化学:扩产、54亿大项目落地!
    7月1日,万华宣布拟将其甲基胺产能由10万吨/年扩产至12万吨/年,据了解,主要产品包括CHA(环己胺)、DCHA(二环己胺),此次扩产将巩固万华在全球胺类化学品领域的领导地位。
  • 巴斯夫湛江,启用新设施!
    2025年7月1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通用综合功能区行政楼和中央餐厅正式启用,标志着基地发展开启新篇章。
  • 突破国外封锁,中石化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近日,从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传出消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支撑了我国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目前,该技术已许可给国外公司,并由欧洲最大的工程公司代理在欧美的技术许可。
  • 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
    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青海汇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近日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产品。目前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每天可生产合格产品15吨左右。
  • IEA发布中期石油展望报告:石化业将成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主引擎
    国际能源署(IEA)中期石油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化工需求将占原油总需求的24%,石化业将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行业。2019-2024年间,石油来源的石化原料消费量增加230万桶/日,占石油总需求净增长的95%以上。IEA预计2024-2030年,作为石化原料的石油消费量将年均增长约2.1%。中国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对LPG/乙烷和石脑油的需求将分别以每年2.5%和4.6%的速度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NGLs产量将增加230万桶/日,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主导NGLs供应。IEA预计2024-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50万桶/日,达到约1.055亿桶/日的稳定水平。
  • 10万吨MDI,产能转移!
    日本东曹公司于2023年9月决议在越南设立子公司东曹越南聚氨酯有限公司,2024年4月成立,计划2027年4月投产年产10万吨纯MDI和聚合MDI。2024年5月,东曹宣布将在日本南阳投资60亿円建设HDI衍生物第三条产线,预计2026年8月投运。东曹目标是争取新增市场,转移MDI产能至东南亚,发展HDI。全球MDI产能已突破千万吨,东曹在越南转移产能,有望成为先进入者。东曹HDI年产能将增加50%,达到3万吨。万华化学收购法国康瑞后,HDI产能跃居全球首位,达到20万吨/年。亨斯迈将逐步退出大宗MDI市场,聚焦细分品类。
  • 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9.7% 已连续2个月上升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景气面有所扩大。
  第   /381页